DB22T 2302-2015 电气火灾原因认定

ID

0F831C2D2FEF4E1BBE97414678F8FD00

文件大小(MB)

0.21

页数:

11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18-3-12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13.220.99,C 80,备案号:47315-2015 DB22,吉林省地方标准,DB22/T 2302—2015,电气火灾原因认定,Electric fire cause determination,2015 - 09 - 01 发布2015 - 10 - 01 实施,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,DB22/T 2302—2015,I,前言,本标准按GB/T 1.1—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吉林省公安消防总队提出,本标准由吉林省公安厅消防局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吉林省公安消防总队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靳威、杜宝相、孙野、杨喆、孙宇、田野、孙明阳、李学军、高福兴,DB22/T 2302—2015,1,电气火灾原因认定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电气火灾原因认定的术语和定义、起火部位或者起火点认定、电气火灾原因现场询问、,勘验规程、现场照相和物证提取要求、起火时间认定、起火原因认定,本标准适用于电气火灾发生原因的认定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A/T 812—2008 火灾原因调查指南,3 术语和定义,GA/T 812—200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3.1,电气火灾 electric fire,因为电气设备、线路故障或其安装、使用、维护不当造成的火灾,3.2,短路 short circuit,电气线路上,由于某种原因相接和相碰,产生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叫短路,3.3,接触电阻 contact resistance,在电源线、母线的连接处、电源线与开关、保护装置和用电设备连接时,在接触面上形成的电阻称,为接触电阻,3.4,熔痕 melted mark,铜铝导线在外界火焰或短路电弧高温下形成的圆状、凹坑状、瘤状、尖状及其他不规则的微熔及全,熔痕迹,3.5,漏电 electric leakage,当导体的绝缘体由于某种原因被破坏、丧失或部分丧失绝缘性能,而在绝缘破损处和大地之间恰好,存在某种程度的导电路径,在对地电压的作用下,就会有部分电流从绝缘破损处流出,经大地流回电源,这种故障称为漏电,3.6,电热熔痕 electric heating melted mark,带电导线由于电热作用产生的熔痕,DB22/T 2302—2015,2,3.7,熔珠 melted bead,铜铝导线在外界火焰或短路电弧高温作用下,在导线的端部、中部或落地后形成的圆珠状熔化痕迹,4 起火部位或者起火点认定,4.1 认定起火部位、起火点应当根据火灾现场痕迹和证人证言,通过综合分析认定。下列证据材料可,以作为认定起火部位或者起火点的根据:,a) 物体受热面;,b) 物体被烧轻重程度;,c) 烟熏、燃烧痕迹的指向;,d) 烟熏痕迹和各种燃烧图痕;,e) 炭化、灰化痕迹;,f) 物体倒塌掉落痕迹;,g) 金属变形、变色、熔化痕迹及非金属变色、脱落、熔化痕迹;,h) 尸体的位置、姿势和烧损程度、部位;,i) 证人证言;,j) 火灾自动报警、自动灭火系统和电气保护装置的动作顺序;,k) 视频监控系统、手机和其他视频资料;,l) 其他证明起火部位、起火点的信息,4.2 运用火灾现场痕迹认定起火部位、起火点,应当综合分析可燃物种类、分布、现场通风情况、火,灾扑救、气象条件等对各种痕迹形成的影响,4.3 证人证言应当与火灾现场痕迹证明的信息相互印证,5 电气火灾原因现场询问、勘验规程,5.1 现场询问,5.1.1 向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和报警人了解情况,明确下列事项:,a) 发现起火的时间、地点,最初起火的部位及证实起火时间和部位的依据等;,b) 发现起火的详细经过。即发现者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起火的,起火前有什么征兆,发现起火时主,要燃烧的物质以及火灾的声、光、烟、味等现象;,c) 发现火灾时的电源通电情况,如:电灯是否亮、闪动,设备是否转动,音响设备是否正常,5.1.2 向最后离开起火部位或在场人了解情况,明确下列事项:,a) 离开起火部位之前生产设备运转情况,本人具体活动内容、地点及路线;,b) 离开时,电闸、电源、设备开关等处理情况;,c) 在工作期间有无违章操作行为,是否发生过故障或出现异常现象,采取过何种措施;,d) 对起火原因的见解和依据,5.1.3 向熟悉起火部位周围情况及生产工艺过程的人了解情况,明确下列事项:,a) 起火建筑物的主体结构、平面布置和建筑耐火等级,每个房间、车间的用途,车间内设备及室,内陈设;,DB22/T 2302—2015,3,b) 架(敷)设电气线路的部位;电线的型号规格、质量、使用年限;是否有私拉乱接、电线破损、,接触不良等情况;线路负荷是否过载,有无发热现象和出现异味;近期检查、修理、改造情况;,机械设备的性能,使用情况和发生的故障都应了解清楚,以便推断出可能起火的物体和设备;,c) 设备及生产工艺情况,以往生产及设备运转情况;,d) 有无不正常的现象,如设备、控制装置及灯光闪动、异响、异味等;,e) 电气设备、电气线路等改动情况,5.1.4 向消防机构有关部门和人员了解情况,明确下列事项:,a) 到达火场时,燃烧的实际位置及蔓延扩大情况,如最先冒烟、冒火位置,倒塌部位、燃烧最猛,烈和终止的部位等;,b) 燃烧特征,如烟雾、火焰、颜色、气味、声响等;,c) 到达现场时,现场的断电情况,照明灯是否亮,机器是否运转等,5.2 现场勘验,5.2.1 环境勘验,5.2.1.1 对火灾现场上方经过的架空线路的勘验……

……